"退休两年了,总觉得自己像被抽干了力气。"68岁的退休教师王阿姨最近很困惑——她没有剧烈运动,却总觉得腰背酸软,爬两层楼梯就喘得厉害;早晨起床脸肿得像"发面馒头",下午腿又肿得按出坑;最难受的是,最近两个月突然开始掉头发,洗头时水池里全是头发丝。直到儿子硬拉她做了次全面体检,才发现罪魁祸首是多发性骨髓瘤。
像王阿姨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:延庆骨髓癌(多发性骨髓瘤)因症状隐蔽、进展缓慢,常被误认为"老年病"或"小毛病",导致约30%患者确诊时可能已错过治疗期。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血液科专家指出:识别延庆骨髓癌的"隐形信号",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。
延庆骨髓癌是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,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(高峰年龄60-70岁)。其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,但仍有规律可循:
约70%患者以骨痛为常见症状,王阿姨的腰背酸就是典型表现。骨髓瘤细胞会破坏骨骼中的破骨细胞,导致骨质疏松甚至病理性骨折,疼痛特点:
"我以为是年纪大了缺钙,吃了半年钙片没管用。"王阿姨回忆道,直到体检时拍了腰椎CT,才发现多处椎体出现"穿凿样"骨质破坏——这是骨髓瘤的典型表现。
骨髓瘤细胞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,导致红细胞减少。约50%患者早期会出现贫血症状:
"我以为是贫血,吃了铁剂也没用。"王阿姨的贫血指标(血红蛋白)仅为70g/L(正常女性110-150g/L),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骨髓瘤细胞"抢"了正常造血空间。
约30%患者早期会出现肾脏损伤,王阿姨的腿肿就是信号。骨髓瘤细胞产生的异常蛋白(如轻链)会沉积在肾脏,导致:
"我以为是肾炎,吃了半个月消炎药没效果。"直到做了骨髓穿刺和尿蛋白电泳,才确诊是骨髓瘤引起的肾损伤。
部分患者早期可能出现:
需要注意的是,上述症状并非延庆骨髓癌独有:
真正的危险信号是"症状组合":
👉 持续骨痛(>1个月)+ 贫血(面色苍白、乏力)+ 肾功能异常(腿肿、泡沫尿);
👉 反复感染(感冒、肺炎)+ 手脚麻木 + 食欲减退;
👉 中老年人(>40岁) + 无明确诱因的骨痛 + 血液检查异常(球蛋白升高)。
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血液科主任提醒:"如果出现以上组合症状,务必尽早就诊。我们曾接诊过一位55岁的快递员,因'腰痛+泡沫尿+贫血'确诊为骨髓瘤,及时治疗后控制了病情。"
"医生,我这些症状需要做哪些检查?"这是延庆骨髓癌门诊常见的提问。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检查流程通常包括:
王阿姨的检查中,血清蛋白电泳显示"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峰",尿蛋白定量高达3.5g/24h(正常<0.15g),这些都指向骨髓瘤可能。
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采用"多学科联合诊断"模式,血液科、骨科、肾内科专家共同分析结果,避免漏诊误诊。曾有一位患者因"轻微腰痛"就诊,通过基因检测发现了高危染色体异常,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。
王阿姨确诊后,庆幸的是选择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:"医生说我的骨髓瘤还在早期,通过靶向治疗+自体干细胞移植就能控制。"如今她已治疗1年,骨痛消失、贫血纠正,还能帮儿子带孙子。
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血液科中心的三大核心优势,成为众多患者的选择:
配备国际领先的"流式细胞仪+蛋白电泳仪",24小时完成血液和尿液检测,早期骨髓瘤检出率比传统检查高40%。曾有一位62岁的厨师,因"反复感冒"就诊,通过流式细胞术发现了异常浆细胞,及时确诊。
根据患者年龄、身体状况、基因特征制定方案:年轻患者可采用"硼替佐米+来那度胺"靶向治疗;老年患者可选择"来那度胺+地塞米松"低剂量方案;高危患者推荐"自体干细胞移植"。王阿姨采用的就是"靶向药+局部放疗",副作用小且疗效显著。
设立"骨髓瘤患者之家",提供用药指导、康复训练、心理疏导等10项服务;开通24小时线上咨询,疫情期间已远程指导300+患者居家管理。"护士会定期来家里测血压、查血常规,医生还会教我做八段锦——他们不仅是医生,更像家人。"王阿姨说。
如果你属于以下人群,建议每年做一次血液和尿液筛查:
"癌症不可怕,可怕的是'不知道自己可能患病'。"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血液科专家强调,早期骨髓瘤的5年生存率可达80%以上,及时发现、规范治疗是关键。
如果你或家人有持续骨痛、贫血、腿肿等症状,别犹豫——早一天检查,就多一分治愈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