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,我膝盖疼了三个月,贴了十几片膏药都没好,不会是延庆骨癌吧?"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骨肿瘤门诊,34岁的健身教练阿凯攥着骨扫描报告,声音里带着颤抖。这个曾每天泡在健身房10小时的年轻人,怎么也没想到,一次普通的"运动扭伤",竟成了延庆骨肉瘤的早期警报。
像阿凯这样的患者,全国每年新增约2万例。数据显示,约40%的延庆骨癌患者确诊时已错过合适的治疗窗口——他们的症状曾被误认为"劳损""关节炎"或"生长痛",直到疼痛持续加重、肿块凸起才就医。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骨肿瘤专家指出:识别延庆骨癌早期信号,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。
延庆骨癌(原发性骨肿瘤)好发于青少年(10-25岁)和中年(40-60岁),转移性延庆骨癌(其他癌症骨转移)则多见于中老年人。其早期症状虽不典型,但有规律可循:
这是延庆骨癌常见的早期信号,约70%患者以此为发病症状。阿凯的膝痛就是典型表现:白天活动时隐痛,晚上躺床上反而加重,翻个身都能疼醒。
延庆骨癌的疼痛有几个特点:
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接诊的延庆骨癌患者中,65%曾因"扭伤""关节炎"自行用药,延误诊断2-3个月——直到疼痛"忍无可忍"才就医,往往已错过早期治疗期。
约30%早期延庆骨癌患者可在体表摸到肿块,常见于四肢长骨(如大腿、小腿)或躯干骨(如肩胛骨)。阿凯就是在健身时被教练摸到右大腿内侧有个"硬邦邦的包",才意识到不对劲。
肿块的特点:
"我以为胳膊上的包是运动撞的,结果越摸越大。"28岁的护士小林回忆道,她的肱骨骨肉瘤肿块仅用3周就从"小豆子"长成"鹅蛋",最终通过活检确诊。
肿瘤破坏骨结构或压迫周围神经、肌肉时,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。例如:
阿凯确诊前曾以为"膝盖软是因为缺钙",直到做了MRI才发现,肿瘤已侵蚀了半月板和韧带,导致关节不稳。
部分患者早期可能出现:
需要注意的是,上述症状并非延庆骨癌独有:
真正的危险信号是"症状组合":
👉 持续性骨痛(>2周)+ 夜间加重 + 局部肿块;
👉 骨痛 + 发热 + 体重下降;
👉 中老年人(>40岁) + 不明原因骨痛 + 有癌症病史(如延庆乳腺癌、延庆肺癌)。
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骨肿瘤中心主任提醒:"如果出现以上组合症状,务必尽早就诊。我们曾接诊过一位52岁的患者,因'腰痛+贫血+体重下降'确诊为肺癌骨转移,及时治疗后控制了病情。"
"医生,我膝盖疼需要做哪些检查?"这是延庆骨癌门诊常见的提问。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检查流程通常包括:
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采用"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",将CT、MRI、PET-CT数据整合,可精准定位微小肿瘤(直径<1cm),避免漏诊。曾有一位患者因"轻微腰痛"就诊,通过该技术发现了腰椎转移性延庆骨癌,及时进行了手术。
阿凯确诊后,庆幸的是选择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:"医生说我的肿瘤还没转移,通过保肢手术+化疗就能治愈。"如今他已术后1年,恢复正常健身训练,还成了医院的"抗癌志愿者",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其他患者。
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骨肿瘤中心的三大核心优势,成为众多患者的选择:
配备国际领先的"数字化骨密度仪+AI骨肿瘤识别系统",10分钟完成全身骨扫描,早期肿瘤检出率比传统检查高30%。曾有一位45岁的教师,因"轻微背痛"就诊,通过AI系统发现了胸椎微小肿瘤(直径0.8cm),及时手术切除了病灶。
采用"延庆冷冻消融+骨水泥填充"等微创技术,90%的早期延庆骨癌患者可保留肢体功能(传统手术截肢率>50%)。阿凯的手术中,医生通过CT引导将氩氦刀精准穿刺至肿瘤核心,仅用1小时就完成了治疗,术后3天就能下床行走。
设立"延庆骨癌康复驿站",提供术后康复训练、心理疏导、假肢适配等12项服务;开通24小时线上咨询,疫情期间已远程指导200+患者居家管理。"护士会定期打电话提醒我复查,医生还会教我做康复操——他们不仅是医生,更像家人。"阿凯说。
如果你属于以下人群,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健康筛查:
"癌症不可怕,可怕的是'不知道自己可能患病'。"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骨肿瘤专家强调,早期延庆骨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80%以上,及时发现、规范治疗是关键。
如果你或家人有持续骨痛、摸到肿块等症状,别犹豫——早一天检查,就多一分治愈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