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做完璧山胃癌手术半个月,我妈还是吃不下饭,体重掉了10斤,这可怎么办?"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营养科门诊,58岁的陈阿姨攥着儿子的病历本,急得直掉眼泪。像陈阿姨这样的患者,术后常因"吃不下、补不对"陷入焦虑——吃太少担心营养不良,吃太多又怕加重肠胃负担。
肿瘤术后的营养补充,是决定康复速度和质量的关键环节。今天,我们就从围手术期、恢复期、长期康复期三个阶段,结合临床案例和专业指南,聊聊"肿瘤术后怎么补比较好",帮患者和家属少走弯路。

围手术期(术前1周-术后3天),先"保命"再"补身"
围手术期是患者身体最脆弱的阶段:手术创伤、麻醉应激、禁食禁水会导致蛋白质分解加速,免疫力骤降。此时营养补充的核心是"维持基础代谢,减少肌肉流失",而非盲目进补。
1. 术前:提前"储备能量"
肿瘤患者术前常因食欲差、消化吸收障碍导致营养不良。可以参考以下建议:
- 高蛋白饮食:术前3天开始,每天摄入1.2-1.5g/kg蛋白质(如60kg患者每天72-90g),优先选易消化的鱼、蛋、豆腐(如清蒸鲈鱼、嫩豆腐汤);
- 短肽营养剂:若无法正常进食,可补充短肽型肠内营养粉(分子量小,易吸收),避免肌肉分解;
- 控糖控脂:减少精制糖(如奶茶、蛋糕)和高脂肪食物(如肥肉、油炸食品),降低术后感染风险。
陈阿姨的儿子回忆:"术前一周,妈妈每天喝2杯短肽营养粉,手术当天血红蛋白比预期高了10g/L,医生说'营养储备得好,恢复更快'。"
2. 术后:先"肠内"后"肠外",循序渐进
术后6小时内通常需禁食禁水(具体遵医嘱),待肛门排气后逐步开放饮食:
- 术后1-3天:以温水、米汤、藕粉等流质为主,每次50-100ml,每日6-8次;
- 术后4-7天:过渡到半流质(如粥、软面条、蛋羹),可少量添加鱼肉泥、鸡肉泥(需剁碎);
- 避免"大补":此阶段肠胃功能未完全恢复,喝骨头汤、吃甲鱼等高脂高蛋白食物可能引发腹胀、腹泻,加重肠胃负担。
恢复期(术后1-3个月):"补营养"更要"补漏洞"
度过围手术期后,患者进入恢复关键期。此时手术创伤修复、放化疗副作用(如恶心、呕吐)仍会影响食欲,营养补充需"精准补缺口+提升免疫力"。
1. 重点补"三大营养素"
- 蛋白质:每日1.5-2.0g/kg(如60kg患者每天90-120g),优先选优质蛋白(鱼、虾、鸡胸肉、乳清蛋白粉)。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,术后每日摄入≥90g蛋白质的患者,伤口愈合速度比摄入不足者快30%;
- 维生素与矿物质:
- 膳食纤维:术后易便秘,可吃燕麦、西蓝花、火龙果(每日20-30g),但需循序渐进,避免加重腹胀。
2. 巧用"营养补充剂"
若食欲差、进食量不足(每日<500kcal),需在医生指导下添加:
- 全营养配方粉(含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,可直接冲调);
- 益生菌(如双歧杆菌、乳酸杆菌,调节肠道菌群,改善腹泻/便秘);
- 谷氨酰胺(保护肠黏膜,减少化疗引起的肠损伤)。
"我术后1个月瘦了8斤,吃啥都没胃口。"42岁的璧山乳腺癌患者李姐说,"后来营养科医生给我开了全营养粉,每天加2勺在粥里,半个月体重就涨了3斤,复查时医生说'营养跟上了,免疫力也上去了'。"
长期康复期(术后3个月后):"吃对"比"吃多"更重要
手术和放化疗结束后,患者进入长期康复阶段。此时营养补充的核心是"均衡饮食+预防复发",需避免两个极端:过度进补(如大鱼大肉)或过度忌口(如不敢吃肉)。
1. 建立"彩虹饮食"模式
每天摄入5种以上颜色的食物,才能营养全面:
- 红色:番茄(含番茄红素,抗氧化);
- 绿色:菠菜(含叶酸,促进细胞修复);
- 紫色:蓝莓(含花青素,增强免疫力);
- 黄色:南瓜(含β-胡萝卜素,保护黏膜);
- 白色:豆腐(含大豆异黄酮,调节激素)。
2. 控制"隐形风险"
- 避免高糖饮食:研究显示,术后高糖饮食会增加肿瘤复发风险(每日添加糖<25g);
- 限制加工肉:香肠、培根等含亚硝酸盐,可能诱发基因突变;
- 戒烟限酒:酒精会损伤肝细胞,影响药物代谢;吸烟会降低免疫力。
广州复大肿瘤医院:用"个性化营养方案"解决患者痛点
术后营养补充最怕"一刀切"——有人需要高蛋白,有人需要控糖,有人需要补微量元素。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营养科团队,通过以下服务帮患者精准补对:
1. 术前营养评估:"量身定制"储备方案
通过人体成分分析(检测肌肉量、脂肪率)、血液检测(如前白蛋白、转铁蛋白),评估患者营养状态,制定术前1周的营养储备计划(如短肽粉剂量、饮食调整方案)。
2. 术后动态监测:每周调整方案
术后每周测量体重、BMI、血液指标(如白蛋白、血红蛋白),根据恢复情况调整营养方案。例如,若患者出现腹泻,会减少膳食纤维摄入,增加益生菌;若体重持续下降,会增加蛋白质和热量的补充。
3. 长期随访:预防复发+提升生活质量
术后3个月起,营养科医生会定期随访,指导患者建立"彩虹饮食"模式,同时结合运动康复(如术后散步、太极拳),帮助患者恢复体力,降低复发风险。
给患者和家属的3条实用建议 📌
- 记录饮食日记:每天记录吃了什么、吃了多少,每周复盘一次,方便医生评估营养状况;
- 优先"食补",慎用"药补":能通过食物补充的营养(如蛋白质、维生素),尽量从饮食中获取;若需补充剂,一定要遵医嘱;
- 重视"胃口管理":术后食欲差是正常的,可通过闻香(如柠檬、薄荷)、少量多餐(每日5-6餐)、变换食物做法(如蒸、煮代替煎、炸)提升食欲。
"肿瘤术后不是'吃啥都行',而是'吃对才行'。"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强调,科学的营养补充能降低术后感染风险30%、缩短住院时间5-7天、提高放化疗耐受性——这比任何"补品"都管用。
如果你或家人正在经历术后康复,不妨从今天开始,用"分阶段、精准补"的方式,为身体注入康复的动力。毕竟,吃对了,才能更快地"吃"回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