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河 [切换城市]

欢迎来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| 简体 | 繁体

首页 > 黑河科普知识 > 黑河抗癌只为多活几天?医生:你错了!

黑河抗癌只为多活几天?医生:你错了!

发布时间:2025-11-14 浏览:2913

周阿姨坐在石凳上,“刚确诊时,我以为抗癌就是‘熬天数’。”翻出手机里5年前的照片——那时她刚做完手术,头发掉光,脸色苍白,“医生说‘积极治疗,争取3年’,我躲在被子里哭,觉得活着就是熬日子。”

但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病房里,这句话被医生轻轻推翻:“抗癌的意义,从来不是‘多活几天’,而是‘好好活每一天’。”

抗癌只为多活几天

抗癌的真相:活着,更要“活得像个人”

周阿姨的转折点,始于一次多学科会诊(MDT)。

当时她的肿瘤已转移至淋巴结,本地医院建议“继续化疗,尽量延长”。但广州复大的胃肠乳腺外科、肿瘤内科、中医科、康复科专家凑在一起,却说了不一样的话:“她的肿瘤进展慢,身体底子不错,别急着‘杀瘤’,先保生活质量。”

“以前总觉得,抗癌就是和癌细胞死磕。”周阿姨的主诊医生、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张主任解释,“但现在我们发现,很多患者不是死于肿瘤本身,而是死于过度治疗带来的痛苦——化疗掉光头发、吃靶向药浑身起疹子、放疗后吃不下饭……这样的‘延长’,有意义吗?”

广州复大的抗癌哲学:让患者“有尊严地活着”

在广州复大,抗癌的目标被重新定义:“让患者在生存期延长的同时,保持正常的生活能力——能做饭、能遛弯、能抱孙子,这才是成功的抗癌。”​ 这种理念,贯穿在治疗的每个环节:

1. 治疗前:先问“你想活成什么样”

“我们不会一上来就说‘必须化疗’。”张主任说,“会先和患者聊:你最想保留什么?是能自己买菜做饭?是陪孙女上幼儿园?还是能去公园跳广场舞?”

周阿姨记得,和医生沟通时,对方问她:“您平时最喜欢做什么?”“以前爱给女儿织毛衣。”她小声说。医生点点头:“那我们的治疗,要尽量不让你连针都拿不稳。”

为此,团队调整了方案:手术保留部分腋窝神经,减少手臂活动障碍;化疗前用中药调理气血,降低恶心呕吐反应;靶向药搭配营养支持,避免皮疹影响睡眠。如今,周阿姨不仅能织毛衣,还能帮女儿带2岁的外孙女。

复大肿瘤医院

2. 治疗中:“杀瘤”与“护体”并重

“抗癌不是‘赶尽杀绝’,而是‘和平共处’。”广州复大的肿瘤内科专家补充,“尤其是中晚期患者,强行‘清零’癌细胞,往往代价惨重。”

周阿姨的治疗中,中医发挥了关键作用:

•化疗期间,用黄芪、当归、鸡血藤熬的“升白汤”,白细胞始终维持在正常水平,没掉过一滴头发;

•放疗后,用艾灸+中药外敷缓解皮肤红肿,没起一粒疱疹;

•康复期,喝“疏肝解郁茶”(玫瑰花、陈皮、枸杞),情绪稳定了,睡眠也好了。

3. 治疗后:“康复”比“治愈”更重要

“很多患者以为出院就万事大吉,其实康复才是抗癌的‘下半场’。”广州复大的康复科团队说。

周阿姨术后3天就开始做“爬墙训练”(恢复肩关节活动),出院后每周参加医院的“抗癌康复课堂”——学做低脂餐、练八段锦、分享抗癌心得。“现在我能爬5层楼不喘气,体重比生病前还重了2斤!”她笑着说。

医生的“真心话”:抗癌,是和生命“好好相处”

“我们见过太多患者,为了‘多活几天’透支身体,最后反而活得痛苦。”张主任感慨,“抗癌的本质,是帮助患者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——你能自己吃饭、自己走路、自己决定今天做什么,这比多活100天更有意义。”

结尾

如今的周阿姨,成了广州复大康复花园的“明星学员”。她常对新患者说:“别被‘生存期’吓住,好好吃饭、好好睡觉、好好爱身边的人,你会发现——抗癌,其实是场‘好好活’的修行。”

如果您也在为“抗癌只能熬日子”焦虑,不妨换个思路。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用多学科协作、中西医结合的理念,让无数患者明白:抗癌的目标,从来不是“多活几天”,而是“活好每一天”。

[点击咨询广州复大肿瘤专家,定制“高质量抗癌”方案]

相关推荐

电话

4006680120
020-38476021

咨询

TOP